您的位置 首页 > 整形整容

荨麻疹的症状和治疗麻疹症状明显期特点

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瘙痒性过敏性皮肤病,临床表现为皮肤、粘膜上突然出现风团,位置不固定,时隐时现,瘙痒剧烈,消失不留痕迹,慢性病例可反复发作,常持续数月或数年。

主要投诉

患者全身会出现风团,通常呈红色,且很痒。严重者还会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痛或喉头水肿。

诊断

1.临床表现

1、急性荨麻疹起病急,皮肤突然瘙痒,不久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风团,呈圆形、椭圆形或不规则形,可融合成片。当微血管内血清迅速漏出时,压迫管壁,风团苍白,皮肤凹凸不平,呈橘皮状。水肿在数小时内减轻,风团相继出现。严重者可伴有心悸、烦躁、恶心、呕吐,甚至低血压等过敏性休克症状。有的因胃肠道黏膜水肿而出现腹痛,严重时与急腹症颇为相似。气管、喉黏膜水肿时,可出现呼吸困难,甚至窒息。 若伴有高热、畏寒、脉数等全身中毒症状,应特别注意有败血症等严重感染的可能。

2.慢性荨麻疹全身症状较轻,风团或多或少,常持续数月或数年之久。有的有时间周期,如晨起或睡前加重,有的则无规律。多数患者找不到病因。

3.特殊类型的荨麻疹

(1)皮肤划痕症:又称人工荨麻疹,是用手指甲或钝器搔抓皮肤,导致局部肿胀和风团状抓痕而引起的。

(2)寒冷性荨麻疹:可分为家族性寒冷性荨麻疹和非家族性寒冷性荨麻疹两类。

1)家族性寒冷性荨麻疹:少见,分为急起型(受凉后0.5~4小时,一般在3小时内)和迟发型(受凉后9~18小时)两种,常染色体显性遗传,多在早期发病。皮损不是风团,而是红斑或红斑性丘疹,可引起烧灼痛,持续数天。急起型家族性寒冷性荨麻疹还可伴有白细胞增多、发热和关节痛。终生反复发作。

2)后天性寒冷性荨麻疹:因寒冷引起皮肤瘙痒或出现斑片状水肿,严重者可出现手、口唇麻木、胸闷、心悸、腹痛、腹泻、晕厥,甚至休克,有时进食冷饮可引起口腔、喉部水肿。

(3)日光性荨麻疹:可能由于对紫外线过敏所致,见光后可出现皮肤瘙痒、红斑、风团等症状,严重者可出现畏寒、乏力、晕厥、痉挛性腹痛等全身反应。

麻疹的症状_麻疹症状明显期特点_麻疹状况

(4)胆碱能性荨麻疹:多见于青年人。因运动、高温、情绪紧张、热饮或乙醇饮料等促使乙酰胆碱对肥大细胞作用而发生。风团在刺激后数分钟出现,直径2~3mm,常散在于躯干上部及上肢,不融合,0.5~1小时内可消失。患者自觉剧痒,有时仅有剧痒而无皮疹。偶可伴有全身乙酰胆碱反应,如流涎、头痛、心动过缓、瞳孔收缩、痉挛性腹痛、腹泻及肠鸣音等。严重者头晕可引起晕厥,病程一般数年后逐渐好转。

(5)压迫性荨麻疹:皮肤受压迫后4~6小时出现局部肿胀,累及真皮及皮下组织,持续8~12小时后消退。多见于行走后足底及臀部皮肤受压后出现。机制不明,但可能与皮肤划痕症相似。

4、血管性水肿又称巨大荨麻疹、Quincke病,以前称为血管神经性水肿,是突然发生在皮肤、粘膜的局限性水肿。

(二)辅助检查 1.过敏原检查包括皮试或吸入试验、放射线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特异性IgG、斑贴试验及其他相应检查,以确定过敏因素。

2.血常规检查可能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。

治疗要点 1.过敏性休克的治疗 发生过敏性休克患者,立即卧床,皮下或肌肉注射0.1%肾上腺素0.5毫升;同时给予吸氧、静脉滴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100~400毫克,观察血压恢复情况,有无喉头水肿影响呼吸,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,检查血、尿常规,做心电图监测,维持有效血压。必要时20~30分钟后重复注射肾上腺素或给予升压药物。待患者病情稳定后,给予抗组胺药及少量泼尼松维持治疗。

2.抗组胺药第一代抗组胺H1受体药物如氯苯那敏、赛庚啶、羟嗪等,治疗作用良好,可持续3~6小时,能透过血脑脊液屏障及胎盘,常见不良反应有嗜睡、头晕、运动障碍等。第二代抗组胺H1受体药物有西替利嗪、氯雷他定、依巴斯汀等,疗效优于第一代,且大多无嗜睡及抗乙酰胆碱样不良反应,偶有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。第三代抗组胺H1受体药物非索非那定疗效更佳,且无嗜睡、行为障碍等不良反应。

3.荨麻疹的紧急处理:接到患者急性荨麻疹的诊断后,可立即皮下注射0.1%肾上腺素0.5毫升,然后给予抗组胺药治疗,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。

4.糖皮质激素用于急性或难治性荨麻疹,如过敏性休克、血清病荨麻疹等。

5.脱敏治疗:对有明确花粉、尘螨等过敏原者,可给予特定抗原脱敏治疗。

6.除以上方法外,可添加达那唑、抑肽酶、康力龙等治疗血管性水肿。

7.外用治疗,可用白洗剂、炉甘石洗剂等止痒洗剂,每日数次。

很多荨麻疹患者临床上无法找到明确病因,只能对症治疗。患者应多加注意,在发病前详细告知医生可能的诱发因素,如是否呼吸、进食或皮肤接触了可能的过敏原,以利于医生追踪诱发因素。患者还需要尽量避免这些诱发因素,保证身体健康。患者不应自行购买药物治疗,以免适得其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