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关于10岁孩子老是头痛,是不是脑子有异常?医生提醒:孩子不要玩非洲巨型蜗牛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,不过没关系,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的知识点,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,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,还望关注下本站哦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!
广东一名10岁的孩子经常头痛,吃了一些药,但症状不见好转。相反,他觉得他们的情况越来越糟。
我去医院检查了。经过简单的血液检查,我发现血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有些偏高。这意味着什么?
人体血液中有很多细胞。虽然肉眼看不见,但这些细胞确实存在。我们最熟悉的两种类型是红细胞和白细胞。
我不会过多谈论红细胞。今天我将重点关注白细胞。
白细胞分为5类。许多你听起来熟悉又陌生的细胞都属于白细胞类别:
中性粒细胞。
嗜酸性粒细胞。
嗜碱性粒细胞。
淋巴细胞。
单核细胞。
比较特殊的是嗜酸性粒细胞,这个孩子的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含量比较高。这些细胞的高水平可能意味着身体正在抵抗某些疾病。
例如,我们最常见的哮喘和荨麻疹都是过敏性疾病,可能会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。
但询问病史后,这个10岁的孩子并没有这些问题,那还能是什么呢?
如果排除这些更常见的问题,很可能是其他感染,例如寄生虫。
随后,医生对孩子进行了核磁共振检查。脑部MRI 可以看到一些异常情况。
原来,孩子不仅血细胞发生了变化,大脑中也出现了异常信号。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?
我越看越像脑膜脑炎。
在随后的治疗过程中,医生发现问题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。 10岁儿童目前患的疾病是嗜酸粒细胞性脑膜脑炎的一种,但为什么会发生呢?其实原因是他的身体感染了寄生虫:
广州管圆线虫。
这个错误是从哪里来的?
经询问发现,这名10岁的孩子喜欢每到下雨天就去公园玩。每当他看到地上有一只大蜗牛,他就会把它捡起来玩一会儿。
就这样,案子终于解决了。
孩子之所以出现现在的头痛,是因为他感染了这只大蜗牛身上的寄生虫,从而导致了现在的脑膜脑炎。
但这只巨型蜗牛是从哪里来的呢?为什么会有寄生虫?
你可能没有听说过这只蜗牛的故事,但今天我要告诉你。
@恢复疗法
一、非洲大蜗牛。
这种蜗牛很大,可能有一个人的手掌那么大,尤其是下雨天后,它会在湿滑的地面上慢慢地爬行。
他的名字叫棕云玛瑙螺。
这不是一个非常高贵的名字吗?与玛瑙有关的事情看起来很可爱。
但他的另一个名字却让你感觉更严肃一些:
非洲巨型蜗牛。
严格来说,这种蜗牛的故乡并不在中国,而是在东非。它在上个世纪慢慢入侵我国。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蜗牛,它的体型极其庞大。据说最大的可以长到20厘米左右。
然而,这并不是一件“好事”。它早已被列为我国第一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。在我国为二类进出境检疫性有害生物。
为什么说它有害呢?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谈谈。
1、特别能吃。吃已经不足以形容了。这家伙吃太多了。虽然看上去对人畜无害,但称其为害虫一点也不为过。
普通的树木、蔬菜、花卉和其他植物是他饮食的一部分。另外,他饿的时候甚至可以吃水泥。
如果发生洪水,即使是钢筋混凝土也无法阻止。
2、繁殖能力强。他什么都不怕吃,但更难受的是他特别会生孩子。非洲巨型蜗牛一年可产卵四次,每次排卵可产下150至250个后代。
用不了多久,整个城市就会被它占领。
3.寄生虫。当然,如果是以上两点,也未必会不喜欢。但这个“吃货”却极其肮脏。研究表明,这只蜗牛可能藏有100多种寄生虫。
除了寄生虫之外,还有很多细菌,如假单胞菌:变形杆菌、大肠杆菌等。如果你的免疫力稍低,就会被这些细菌感染。
特别是儿童的皮肤较薄,精力旺盛的寄生虫可能会以此为切入点侵入儿童体内。此外,如果您接触到这些寄生虫,也有可能不小心吃掉它们。
总之,这蜗牛不是什么好东西。
但上面的孩子感染的是什么寄生虫呢?
二、广州管圆线虫。
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,这种寄生虫在广州地区很常见,是人畜常见的食源性寄生虫。
对于这种寄生虫。
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了20 世纪新出现的、威胁全球的传染病。在这些传染病中都可以看到广州管圆线虫的作用。早在2003年,我国卫生部就已将这种寄生虫列为“隐性传染病”。
事实上,早在1933年,就有学者在广东的家庭成员中发现了这种寄生虫。当时人们认为这种寄生虫在老鼠身上比较常见,但随后的证据表明它有可能存在于蛞蝓和蜗牛等软体动物中。
比如,有学者对我们今天所说的非洲巨螺进行了调查,发现感染率可能达到13.27%。现在你能明白非洲巨蜗牛的恐怖了吧?
人类通常通过食用这种寄生虫而感染它。寄生虫进入消化道后,可以穿过肠道,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,并随着血流流经许多重要器官。
然而,幼虫最喜欢的地方并不是血液系统,而是通过血液系统到达的中心:
我们的大脑。
初次感染时,可能会出现咳嗽、流鼻涕或发烧等症状,但这些问题都是“小问题”。如果真的引起大脑或脑膜感染,就会出现更严重的头痛、恶心、呕吐等症状。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意识出现问题,导致昏迷、死亡。
面对如此严重的问题,我们该怎么办?
三、别玩蜗牛。
其实,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远离巨型非洲蜗牛。虽然巨型蜗牛在雨后会爬出来,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健康安全的。
遇到它们时要远离它们,不要因为觉得它们可爱就上去抓它们。
你也可以告诉当地的管理人员,无论是公园还是社区,都会有人愿意处理这些害虫。
另外,每次外出回来一定要洗手,把手上所有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都洗掉,以免给这些寄生虫可乘之机。
孩子们还应该定期剪指甲,以免夹住污垢,并记得饭前和上厕所后洗手。
从口入病的话题在任何时代都是永恒的。
如果确实遇到可疑感染,应及时去医院就诊。医生会给你最合理、最正确的解决方案。
总结。
孩子可能不是假装头痛,而是可能真的生病了。例如,我今天遇到的这个10岁男孩,在感染寄生虫后患上了脑膜脑炎。
而这种病又是从哪里来的呢?经过仔细询问,原来他经常玩蜗牛,不小心感染了寄生虫,最终导致了现在的情况。
但在讨论如何治疗时,最好更强调如何预防。
不要因为觉得巨型蜗牛很可爱就去触摸它。你可能接触到的不仅仅是粘液,还有无数的寄生虫、细菌和病毒。
@头头健康#多卡狗超能力团##哆婷ZeroPlan##特殊案例#
参考
[1]廖耀,孙曦,吴中道。广州管圆线虫感染致病机制研究进展[J].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, 2019, 31(01):98-102.DOI:10.16250/j.32.1374 .2018305.
[2] 冯流芳,曾振峰,刘立群,李芬芬,邓景红,吴金海,王大虎。广州市从化区管圆线虫病自然疫源地调查[J].医用动物控制,2022,38(03):282-284。
[3] 广州管圆线虫:作为人类病原体的分布、分子生物学和临床意义的综述[J].乔尔·巴拉特、道格拉斯·陈、印迪·桑德拉杜拉、理查德·马里克、德里克·斯皮尔曼、罗根·李、黛博拉·马里奥特、约翰·哈克尼斯、约翰·埃利斯、达米恩·斯塔克。寄生虫学。 2016 (9)
运动有什么好处?患癌症概率降低20%以上,早晚运动可能不同
膝关节后面有个“肿块”是肿瘤吗?医生辟谣:别怕,很可能是良性囊肿
COVID-19 患者出院后会康复吗?辟谣:事情还没结束,20%患者无法独立生活
行业秘密:真心劝你不要“打点滴”的医生就是好医生
用户评论
我的小孩也经常头疼,以为是熬夜看手机,现在才知道非洲大蜗牛也可能导致呢!以后得注意了。
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!
这么可怕!幸好我家的孩子不喜欢爬这些东西!真怕他玩儿的时候不小心接触到这种蜗牛,然后就成了头部疼痛。要多关注孩子们的日常活动吧!
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!
10岁就开始头痛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呀,不一定就是非洲大蜗牛导致的。还是应该带孩子去正规医院检查一下,别自己判断。
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!
我也是蛮担心的!我家宝宝也很喜欢爬虫类动物,虽然还没见过非洲大蜗牛,但我得注意点了。谢谢医生提醒!
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!
10岁的孩子头疼确实很让人着急,希望家长们引起重视,减少孩子接触这种危险的动物。保护孩子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!
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!
文章真是吓了一跳!居然还有这么个说法啊? 我以前还带孩子去宠物市场玩过蜗牛,还好没有接触到非洲大蜗牛。以后绝对要注意了!
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!
我觉得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对孩子的知识传授不够深入, 应该引导他们正确了解不同动物的特性,避免孩子发生危险。家长们要多花时间与孩子沟通学习!
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!
非洲大蜗牛确实很危险,寄生虫和细菌含量很高!小孩千万不要去接触!
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!
这文章写的很有道理呀,提醒家长们要时刻关注孩子们的言行举止,预防潜在的危险。希望更多家长都能看到这篇信息!
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!
医生说得对,非洲大蜗牛确实很恐怖! 我以前听人说过这个知识,但是没有太当回事。现在看来还真是警醒人心啊!"
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!
我觉得这篇文章有点耸动,非洲大蜗牛头痛的情况还是比较罕见的。家长也不要过度担心,重点在于加强孩子的安全教育.
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!
我更担心的是一些孩子可能把这只非洲大蜗牛当作宠物, 这样更加危险!希望政府能制定相关条例,禁止出售这种动物!
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!
小孩玩的东西很多种,这篇文章说非洲大蜗牛导致头痛确实是个警示,但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兴趣,引导他们去接触安全、健康的玩具!
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!
医生说的没错,孩子应该远离非洲大蜗牛!这种动物不仅携带危险的寄生虫和细菌,也会对孩子的皮肤造成刺激。
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!
这篇文章真是太重要了! 希望所有家长都能看到这个信息,保护好孩子们的健康。 我也打算去把家里的爬行动物清理干净!
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!
我觉得文章写的比较好懂,将复杂的事实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,能够让普通家长更容易理解!
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!
医生提醒非常及时,非洲大蜗牛确实是个危险的存在,不仅小孩要远离,大人也要增强安全意识!
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!
这篇文章很有启发性,提醒我们要关注孩子们的日常生活,注意他们接触到的物品是否有潜在的危害!
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!
10岁就头疼,的确需要引起重视! 但是文章应该提供更多关于预防和治疗的方法,而不是只单方面强调危险。
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