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话说
开门七件事
柴米油盐酱醋茶
随着时代发展
日子越过越好
人们不仅把眼光放在吃上
穿着打扮也不能拉下
上海人开门七件事的内涵
也在不断变化
洗衣店
可谓上世纪八十年代弄堂生活的刚需
1984年11月
石门二路善昌里的弄堂洗衣店开张
居民上午送来衣服
下午就能取走
业务繁忙,人人称好
1984年11月25日,顾客正在善昌里“三友洗染店”取洗好烫平的衣服。周铭鲁 摄
如果衣服破了或者不合身怎么办?
附近陕西北路的小商品市场里可以解决
小摊位前人头攒动
有人在拷边
有人在裁剪
还有人在熨烫
顺便买些小点心和小百货
人气极高
1982年1月28日 陕西北路小商品市场。周铭鲁 摄
除了逛小商品市场
各式各样的便民小店
也是大家日常解决生活所需的常去之处
像是剃个头发还是缝缝补补
亦或是磨菜刀买酱油这样的小事
都能在家门口的那一条马路上搞定
1983年,缝纫机二厂下里弄为用户修机器。应富棠 摄
1984年2月21日,曲阳新村青年合作联社开张营业。周铭鲁 摄
曲阳新村青年合作联社里还有理发服务。周铭鲁 摄
1985年12月8日,虹口区同心街道设便民摊为居民服务。夏永烈 摄
宁海东路菜场的党员正在带头为市民提供磨刀服务。周铭鲁 摄
而今
上海人家门口的便民小店都还在吗?
老照片里的小店小摊都去哪儿了?
最近
接入了上海“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地图”
点击底部菜单栏“便民地图”
即可在线定位查询
开锁?修手机?保养手表?
来看看如今去哪里解决生活里的
小修小补小需求吧
记者:董怡虹 刘慧琴
用户评论
我从小在上海长大,记得以前小区附近有开锁匠、自行车修理铺这些店铺,都是方便又实惠的!现在都被那些大型超市和便利店取代了,想找小修小补确实麻烦多了。
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!
我家隔壁还有卖凉粉的小摊,夏天的时候生意特别好!那个阿姨用传统的木制机器做出来的凉粉冰冰的又Q弹的,真让人回味无穷!现在想吃就只能跑到别的区域了,觉得越来越不符合时代节奏…
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!
我以为上海的老规矩早就没了!没想到还有这些小店小摊啊,以前邻居家衣服破洞找老宋师傅修补,一点都不贵,技术还很好!现在这种手工技艺估计就只有老一辈的人才记得了吧?
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!
标题说的对啊,上海人小时候真是开门七件事啊!那时候小店和小摊到处都是,什么事情都能解决。现在这些小店基本都消失了,生活效率提高了,但少了点儿家乡的温情和记忆…
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!
小时候记得家门口就有卖玩具的小摊,种类也是五花八门,现在想买这些怀旧玩意兒得去专门的店铺,麻烦好多!
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!
上海现在发展太快了,很多传统的文化都快要消失了。这种小店和小摊其实承载了很多人的童年回忆,希望不要被时代所淘汰。
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!
我现在想找打补丁的那家店好费劲!以前小区里就有收银机修的店铺,现在都不知道去哪弄了。上海真的缺一些老手…
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!
标题虽然说“上海人开门七件事”,但我觉得这种说法更适合过去时代吧?如今快节奏的生活,大家都是忙着上进、拼搏,很少有时间专门去找那些小店了!
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!
我倒觉得现在生活方式确实更好了,想要什么都能买到网上,不用再找各种小店了,效率更高啊!
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!
说句实话,现在的年轻人可能连“上海人开门七件事”都不知道是什么梗了吧?哈哈
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!
我也想念过去那些小店和小摊,那里的匠人心意可太纯正了!现在越来越多的东西都是批量生产的,缺少了细节和温度…
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!
其实现在这种科技时代的趋势下,很多传统产业正在面临转型和升级,也许会以更灵活、更现代化的方式出现。比如线上接单,上门服务这样模式也很常用
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!
我觉得那些小店和小摊的消失更多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吧?市场自然淘汰落后机制而已!
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!
上海现在确实越来越贵了,很多老百姓都负担不起房租成本,所以那些小店也不止是缺少需求的问题,还有生存环境和制度限制啊….
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!
虽然如今的小微企业难以存活,但这些小门面和摊位却承载着上海人的生活记忆,我们应该努力去传承这些美好的传统文化!
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!
这个话题确实很有意思,它体现了时代变迁的必然性和对传统文化的反思!
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!
记得以前小区门口就有卖馒头的小贩叫“大娘”,现在哪能找得到?上海真是太快节奏了!
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