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医基层必备技能:轻松掌握腹针手法,以及对应的知识点,文章可能有点长,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,增长自己的知识,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
图1 腹部先天经络图
一、针具及基本技术
(一)针具
腹针针具根据针具的不同直径分为A、B、C三类,分别为Ф0.22mm、Ф0.20mm、Ф0.18mm。
每类中又根据针具的不同长度分为I型、II型、III型,分别为50mm、40mm、30mm。
(二)腹针取穴方法
1.腹部分寸的标定(骨分寸取穴法)
上腹部分寸的标定:中庭穴至神阙穴确定为8寸。
下腹部分寸的标定:神阙穴至曲骨穴确定为5寸。
侧腹部分寸的标定:从神阙、经天枢穴至侧腹部腋中线确定为6寸。
2.腹部分寸的测量(水平线法)
中庭穴至神阙穴两个穴位点之间的水平线上的直线距离为8寸。
神阙穴至曲骨穴两个穴位点之间的水平线上的直线距离为5寸。
侧腹部的腋中线至神阙穴两个穴位点之间的水平线上的直线距离为6寸。
(三)腹针的针刺方法
1.针刺手法
进针时应避开神经、血管,根据处方的要求,按照顺序进行针刺。
(1)进针:准确度量,确定穴位后,采用套管针,快速弹入皮下。
针刺深度:浅刺——皮下,中刺——脂肪层,深刺——肌层。
(2)行针:①缓慢捻转不提插1~2分钟。②轻捻转慢提插1~2分钟。
(3)出针:留针30分钟后出针,出针时按照进针顺序缓慢捻转出针。
二、常见疾病的腹针治疗技术
(一)项痹病(神经根型颈椎病)
本病常因督脉劳损、气血不足、感受外邪等导致经脉闭阻,以颈项部疼痛及上肢麻木,头、颈、肩部活动受限,甚者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。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》进行诊断。
【治则】舒筋活血、通络止痛,松解粘连,滑利关节。
【腹针处方】中脘、关元、商曲(双)、滑肉门(双)。
【操作步骤】
1.体位:患者仰卧位,医者站于患者右侧,检查患者头部前屈、后伸及向左右旋转活动度并进行记录。
2.测量:医者一手握住度量尺分别对处方穴位进行度量标记。
3.针刺顺序:中脘、关元、商曲(双)、滑肉门(双)进行针刺,根据患者体型选择适当的A类针具刺入皮下。
4.针刺深度:将中脘、关元深刺、商曲浅刺、滑肉门患侧浅刺、健侧中刺。
5.检查患侧的活动度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。如果病情没有改善,继续调整针刺深度至临床症状改善。
【特别提示】
1.在针刺过程中用双手托住患者枕部,引导向运动障碍方向做徐缓地主动运动。
2.症状较轻者,在针刺过程中即可进行适当的颈部前屈后伸、左右侧屈及环转等主动运动。
(二)肩凝症(肩关节周围炎)
本病主要是因为外伤劳损,筋脉失养;或肝肾阴虚,气血不足,不能濡养筋骨;或外感风寒湿邪,脉络拘急所致,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。本病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》进行诊断。
【治则】舒筋活血,通络止痛,松解粘连,滑利关节。
【腹针处方】中脘、商曲(健)、滑肉门(患)。
【操作步骤】
1.体位:患者仰卧位,医者站于患者右侧,检查患肢的外展、外旋被动活动度并进行记录。
2.测量:医者一手握住度量尺分别对处方穴位进行度量标记。
3.针刺顺序:中脘、商曲(健)、滑肉门(患)进行针刺,根据患者体型选择适当的A类针具刺入皮下。
4.针刺深度:将中脘深刺、商曲中刺、滑肉门浅刺
5.检查患肢的外展、外旋被动活动度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。如果病情没有改善,继续调整针刺深度至临床症状改善。
【特别提示】
在治疗同时必须配合适当的肩部功能锻炼,要求患者持之以恒,循序渐进,因人而异。方法可选用前后摆动、回旋运动、爬墙高举、内收外展以及牵拉滑车等。
(三)膝痹病(膝关节骨性关节炎)
本病常因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慢性劳损、肝肾不足、外邪闭阻经脉所致。临床以膝关节疼痛、肿胀、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。活动或天气变化时疼痛加重,常反复发作。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》进行诊断。
【治则】舒筋活血,通络止痛,松解粘连,滑利关节。
【腹针处方】中脘、关元、气旁(健)、外陵(患)、下风湿点(患)。
【操作步骤】
1.体位:患者仰卧位,医者站于患者右侧,检查患膝的屈伸活动度并进行记录。
2.测量:医者一手握住度量尺分别对处方穴位进行度量标记。
3.针刺顺序:中脘、关元、气旁(健)、外陵(患)、下风湿点(患)进行针刺,根据患者体型选择适当的A类针具刺入皮下。
4.针刺深度:中脘深刺、关元深刺、气旁中刺、外陵中刺、下风湿点浅刺。
5.检查患膝的活动度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。如果病情没有改善,继续调整针刺深度至临床症状改善。
三、禁忌症
1.凝血机能障碍的患者。
2.孕妇。
3.急腹症。
4.腹部肿瘤。
5.针刺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损、感染患者。
四、注意事项
1.在治疗过程中,应随时注意患者对腹针治疗的反应,若有不适,应及时进行调整,以防止发生意外事故。
2.饭后半小时后进行治疗,在治疗前应排空大、小便。
3.天气寒冷时针刺完成后,要注意腹部的保暖。
用户评论
看了标题就想点进来看看,之前一直听说腹针,但是一直没机会了解,正好借着这篇文章学习学习,期待更多关于腹针的干货!
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!
腹针技术确实很有潜力,尤其是在基层医疗中,操作简单,效果显著,关键是还能避免很多药物副作用!感觉这篇文章很实用,值得收藏起来慢慢研究。
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!
文章写得很专业,把腹针技术的理论和操作步骤都讲解得非常清楚,对于我这种中医小白来说,简直是一场及时雨!
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!
作为一名基层中医,我一直都在寻找一些简单实用的治疗方法,腹针技术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,而且学习难度相对较低,非常适合基层推广。
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!
虽然我对腹针技术不是很了解,但是看了这篇文章,感觉很有意思,特别是提到的腹针治疗各种疾病的案例,让我对腹针技术充满了期待。
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!
腹针治疗效果真的那么好吗?文中提到的案例虽然不少,但感觉还是不够说服力,希望作者能够提供更多关于腹针临床应用的案例和研究数据。
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!
感觉文章内容有点过于理论化了,缺乏一些实际操作的指导,比如针刺的具体部位、手法等等,希望作者能够补充一些更加详细的操作技巧。
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!
腹针技术虽然方便快捷,但毕竟是一种针刺治疗方法,安全性方面还是需要引起重视,文章没有提及风险和注意事项,感觉有点缺失。
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!
腹针技术确实值得学习,但感觉文中提到的理论和操作步骤比较基础,对于已经有一定基础的中医来说,可能不够深入,希望作者能够分享一些更高级的腹针技术。
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!
这篇文章让我对腹针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,也更加认可腹针在基层医疗中的应用价值,期待看到作者更多关于腹针技术的分享。
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!
文章介绍得挺详细的,但是感觉还是有点空洞,缺乏一些生动具体的案例,比如患者的症状、治疗过程以及治疗效果等等,这样会更加吸引人。
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!
腹针技术虽然号称效果显著,但是毕竟是针刺治疗,存在一定风险,文章没有提及副作用和禁忌症,希望作者能够补充相关内容,避免读者盲目使用。
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!
看了这篇文章,我更加坚信传统中医的魅力,腹针技术作为中医针灸的一部分,确实有着独特的优势,希望未来能够看到更多关于腹针技术的研究成果。
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!
腹针技术确实很实用,而且操作简便,学习难度相对较低,非常适合基层推广,希望更多基层医师能够掌握这项技术,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手段。
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!
文章提到的腹针技术确实很有潜力,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还会遇到很多挑战,比如针刺的精准度、患者的耐受性等等,希望作者能够分享更多关于腹针技术的应用经验。
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!
腹针技术听起来很神奇,但感觉文章内容有点过于理想化,没有提到一些现实问题,比如医疗资源的不足、医患沟通的障碍等等,希望作者能够更加贴近实际情况。
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!
腹针技术确实值得推广,但是文章缺乏一些具体的操作细节,比如针刺的深度、角度、手法等等,希望作者能够补充一些更加详细的操作指导,方便大家学习和应用。
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!
这篇文章让我对腹针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,也更加坚信中医药的价值,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到腹针技术的优势,并将其应用到临床实践中。
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!
腹针技术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,确实在基层医疗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,希望能够看到更多关于腹针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研究。
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!
文章提到的腹针技术确实很有潜力,但是感觉文章内容有点过于理论化,缺乏一些实际操作的指导,比如针刺的具体部位、手法等等,希望作者能够补充一些更加详细的操作技巧。
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