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探寻乡愁:秋日故乡三部曲之第三篇的一些知识点,和的问题解析,大家要是都明白,那么可以忽略,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,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,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!
看每一片田地、每一道山岗、每一条小河,从南看到北、从东看到西,从清晨的霜降,看到夕阳的鸭蛋黄……
(一)秋天的风是嬗变的
秋天的风是有多种风格的,是让人又喜又气的。喜,是因为它在初秋的时,赶走了夏日的燥热,是温柔、清凉的;
气,是因为它在中秋以后的忽冷忽热,在给人一夜入春的错觉的同时,又让人保持清醒,仿佛在说“别忘了,我可是有冷酷的一面的”,尤其到了深秋,它会用摧拉枯朽之势席卷大地。
当秋风吹过树林时,枯枝、枯叶纷纷落下,好一个秋天里的“落英缤纷”;
当秋风吹过田野时,整个庄稼摇摇晃晃,产生让人欢喜的黄金波浪;
当秋风吹过脸庞时,也吹走了人们的疲惫和烦躁,眼里、手里,只有不停歇的农活儿。
有时候,秋风也是农民的好帮手,一是加速粮食的风干,让粮食更容易保存,
二是在稻谷场上,人们把脱粒的粮食用木锨扬起来,借助风的力量吹走尘土与秸秆碎沫,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借力智慧。
(二)秋天的水是多情的
入秋以后,降雨减少,气候变得干燥,河流和湖泊也开始收缩。水在这片金黄的大地上,显得更为珍贵,用它仅有的能量滋润着这片沃土。
家乡的小河流速降缓,不再像夏天走得那么匆忙。水流产生的声响,像是秋夜里悠长的曲子,传向远方,给这个忙碌的秋天带来舒缓。
小河先是转为清凉,在水藻的装衬下,有了一丝碧绿,含情脉脉,想让人捧在手心里,品尝一口它的甘甜;
随后褪去绿色,清澈见底,河底的泥沙石块、河床的起伏,都清晰地映在眼里,此时的鱼儿再东躲西藏,也是无济于事,因此它的一举一动都是毫无遮挡的;
接下来,在秋风的吹拂下,河水挂满愁容,诉说着心里的种种情感,一褶接连一褶,怎么也舒展不开了;
凝望着它,似乎有种想和它对话的想法,想用自己的温暖、开心,给它带去安慰;
最后,随着温度的下降,河水转为冰凉,它也放下了所有小心思、小悸动,用沉重的心情迎接即将到来的寒冬,在冰盖下面睡上3-4个月,酝酿来年的春潮。
(三)秋天的山百看不厌的
我的家乡,虽处在东北平原,但也不缺少山峦的环抱,平淡之中又有险势,让家乡的风景多姿多彩。
每当读到陶渊明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,我可以自豪地说,篱笆下的菊花我有,而南山,我也有,是在自家庭院就悠然见得。
进入秋天,家乡的山被渲染得五颜六色,是大自然鬼斧神工,是大自然的随性洒脱,让人百看不厌。
山上的树木中,最先变脸的是落叶松,由绿色变成枯黄色,随后加深,变成红棕色,在红色树干地陪衬下,有一种做了古铜色美肤的效果;
其次是杨树,它的叶子枯黄、脱落的很快,露出清晰的枝干,远远望去,那一片青白色,就是杨树林;
还有另外一种白,就是桦树的白,当它掉光了所有叶子,白哗哗地树皮,像刮了大白,使自己完全暴露在山岗上,它算是秋天里最失败的伪装者了;
最漂亮的当属东北版的枫树――柞树,它的叶子近似枫叶,但要比枫叶大、比枫叶圆润。
在秋天里,它像枫叶一样有酒红色的、有褐色的、黄绿相间的、有浅黄的、有金黄的,即使同一片山林、同一棵柞树,也会出现多种色彩,让人感叹大自然真的是不按套路出牌;
以上都是秋天凋落的颜色,难道就不可以有些生机的绿色吗?
答案是有的,那就是黑松,它没有在这个季节换装,依旧是一身青翠,保持着和秋天和寒冷抗衡的战斗姿态,给人们慰籍,告示着春天还会来的。
到山上去走走、到林间看看,又一片新的景象。
林间,落叶盖满整个山坡,像是给山坡披了一件灰色的棉袄,踩在上面很松软。
踢开落叶,你会发现,脚下的草也不完全都枯萎了,还有一部分保持了全绿、半绿,尤其那半绿,以为春天来了呢。
初秋和中秋时节,温度不是很低,走在朝阳、避风的山坡上,运气好一些,还能看到盛开的野花。
也许,它们的宿命就是被安排在这个季节,也许,有一丝暖意让它们产生了回光返照,将生命的绚丽再次献给大山。
站在南山的最高处,眺望家乡,看镶嵌在山下村落、看飘浮在山间的炊烟、看收割完毕的农田、看五彩斑澜的山林、看银带似的小河、看蜿蜒延伸的公路……
这些色彩、线条、动静的组合,共同组成了家乡美丽、温馨、和谐的乡村风景,是怎么也看不够、是就想亲自走一趟的。
家乡的秋,在梦里、在心里,是游子深情的牵挂、精神的寄托,是遥不可及却又最想回归的怀抱!
仅以此文献给生我养我的美丽家乡!